在那些绩效平平、缺乏奋斗氛围的企业里,团队成员的脑袋里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信息,对目标的怀疑多过决心,尤其是对有挑战性或者需要变革创新的事情,不去积极思考实现之法,而是对工作之外的事更感兴趣,众说纷纭,甚至凭空产生各种传闻,这些现象都反映了他们缺乏对工作的专注力。
如果企业投入大量资源来进行优化流程、引进体系、提升员工能力等工作,但绩效的回报幅度却极为有限,那我建议管理者要关注团队专注力。以我对企业的了解,当团队专注力提升时,会带来运作效率、工作成果等方面大幅的提升,这是任何一个希望打造卓越团队的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的课题,有专注力的团队总是能够更好地克服困难、开展创新,珍惜时间并富有成果。
想一想生活中的例子,家长们反复要求孩子在学习上要专注,可实际上许多孩子并不知道该如何做,他们往往一不小心又走神了,毕竟学习没有玩耍那么吸引人。所以,在企业里提升团队专注力就更难了,它不可能通过下达管理要求就能获得,也无法设定一个“工作专注力”的量化指标,但它的确影响着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能,是一个团队的隐藏能力,只能以此为导向来进行系统性的提升,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改善。
当然,每个团队情况不同,本文尝试从通用的角度来进行一些分析,提出5项有利于培养团队专注力的建议,也许在未来可以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管理方法。
建议一、减少没必要的管理动作;
管理者应该主动思考,自己所做出的管理动作意义是什么?哪些管理动作实属没有必要?其实这一步思考是挺难的,一方面意味着对管理者自己的反思和挑战,另一方面意味着要尊重员工的精力。
尊重员工的精力是我特别想要强调的,要知道,现在员工们的压力往往在于自己的精力可以被上级随意消耗,甚至有人这样说:我们团队所有人的精力都是为上级服务的,只要能节约他的精力,怎么折腾我们似乎都是应该的。
一位总经理临时提出要从外部引入中层人员,人力经理熬通宵从30份中层应聘者的简历中筛选了5份以及自己的意见提交给总经理,两天后,总经理才告诉人力经理:我没有时间看所有的信息,你把每份简历的优缺点用两句话提炼出来再给我看。人力经理只能照做,她心里觉得熬夜真不值得,这个提炼又花了她一个小时,之后的几天里她都无法聚精会神地做事。
我们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什么管理动作有效,什么无效,这需要管理者站在团队效能的视角而非自我视角来判断。我认为,尊重员工的精力,是多数管理者要提升的一项素养,这也决定了员工做事的专注力水平。
建议二、减少噪声源头;
组织里的噪声是难免的,但一定要尽力减少,因为再怎么专注的员工也会受到影响。有些人很喜欢在组织里“创造故事”,加上又有一批人喜欢到处打听“小道消息”再四处传播以证明自己在组织里的“价值”,甚至一些“无聊”的人故意把消息“塞”给那些认真做事的人,影响到别人状态了,他们就感觉到无比的满足,这也把组织搞得复杂起来。
我一般用个简单的象限来说明不同人的角色,如下:
最容易产生噪声的源头一般来自“毒品”员工和“废品”员工。有家公司正准备着手扩大产线自动化,就传出了“裁员”的消息,让那些原本表现不错的一线员工担忧不已,而实际上公司是准备对绩优员工做自动化操作的培训,这是让他们更有价值而非危机的事情。
管理者要找到并出手管理这些“噪声源头”,不要让它们自发蔓延,尤其是那些能力不错,却对工作态度不佳的“毒品”员工,极容易传递出有破坏力的噪声。当噪声减少了,源头被处理了,人们的干扰少了,凭空的担心消失了,才会把注意力放到工作上去。
长期自我进化,才能敢于想象并实现不一样的自己!
建议三、管理者带头营造做事的氛围;
做事的氛围不是要求出来的,也不会写在纸上就发挥作用的,而是要各级管理者带头做出来的。
也许你会看到在很多企业里,人们忙忙碌碌、开会频繁、各方协调,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一个有专注力的团队,因为忙并不意味着对工作有着深入的探索和延伸的思考。
如果有个透镜,就会看到:
● 很多会议效率低下,充斥着形式主义和责任推诿;
● 工作计划做了不少,却不能对实施产生有意义的指导;
● 大部分的工作都在按惯例发生,人们是忙着重复,而非专注成果;
… …
要彻底改变工作氛围,就需要管理者带头追求高质量的工作,带头钻研工作优化的方法,并通过和团队的互动来激发他们探讨工作的兴趣。
否则就像那些只会要求孩子的家长一样,他们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认真做题、扩大阅读量,然后自己却一回家就躺着刷手机,从来不学习,可想而知,除了少数“报恩”的孩子,多数孩子专注学习的水平会受到影响。
换个角度,如果家长能跟孩子探讨学习问题,有空时就持续学习,让孩子看到父母努力上进的样子,情况就会截然不同,企业管理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
建议四、让复盘成为习惯
人如果一直做事,没有阶段性地整理、思考,很难长久保持一致的状态的。管理一定要懂人性,复盘就是一个好东西,这会帮助管理者选择更有效果的方式来带团队。
现在复盘很普及了,可是我觉得还远远不够,不要仅仅是大项目才需要复盘,在一个能专注做事的团队里,一定是及时复盘的,甚至每一个人都会复盘每日、每周的做法和所得,审视自己会刺激在下一个周期里保持较高的注意力。
想想那些爱打牌的人,他们的专注度让高绩效的团队都望尘莫及,每一轮打完,他们还会总结得失,回顾出手的对错,然后再信心满满地开始下一轮。
复盘,代表着对所做之事的兴趣,以及接下来要做的更好的想法。管理者要带领团队多做复盘,过程中发现团队成员在思维方式、做法等方面的可提升之处,并进行辅导,这也是提升做事氛围的关键方法之一。
在那些专注于工作的团队里,人们没有闲心去交流和工作无关的事,而是在复盘中找到快乐,相互碰撞和促进提升,继而更有精神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建议五、尽可能地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辅助建议,因为每个企业的资源条件不同,就像福利会千差万别,但是否能在限制条件下尽可能帮助员工解决问题,这会成为未来企业团队经营中的重要导向。
最近看到报道,张雪峰的峰学蔚来公司放18天假,加上“上四休三”,明年二月份只用上班7天,张雪峰表示,一方面大家过年期间休息好,因为下半年会比较忙;另外,大家回家过年和返工都错过高峰期,机票都会便宜一些,算下来也可以给大家省钱。
与之类似的是一位朋友的经历,他第一次去某500强企业报道,但那天没人照看小孩,他不得已带着小孩进了公司大门,正在为难之际,有位女员工走过来跟他说:“把孩子交给我,下班来公司的儿童中心接他就好了,放心,那里有一百多个小朋友,他会和他们度过愉快的一天的。”这让发愁怎么跟上级和同事解释的他一下子放松了。
这是聪明老板的选择,他们都会因为站在员工角度来选择更为合适的管理制度和方式而获得巨大的回报。当然,尽力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并不是说要多放假或者额外的福利,任何企业都要量力而行,关键在于管理者是否有这颗心,每个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案。当人们觉得自己的企业有着打动内心的价值时,他们就会投入更多的情感,全力以赴,专注工作。
如果只是雇佣和利用员工的组织,虽然没有错,但可以获得他们的劳动时间,却很难获得他们的专注力,即使聘请自律的职场精英,他们也会在下一次发现更佳条件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离去。
---------------------------
最后,我想说,培养团队专注力,需要管理者把自己当团队的家长,你不仅要的是“孩子们”有强健的体魄、有好的学习环境,更需要的是他们愿意投入。如果你有兴趣基于团队专注力去研究管理,就会发现,它就像一个线头,可以牵出更多想要的东西:效率、产值、稳定度… …
培养并管理团队专注力,的确是一个值得去持续研究和实践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