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内心如果始终充斥着焦虑、不平等情绪,那么无论是在与人相处,还是自己行事之时,都容易踏入“片面”和“极端”的陷阱,抱持着“自己是对的”的观念,而感觉周围诸多失望之事、尽是抵触之人,在这种情况下,对生活和工作都无法体会到“幸福”,极易受到外部的影响而产生情绪的大幅波动。
可以说,现在的职场中对管理者最具挑战的,往往并非所需能力要求,或者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而在于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内心!
要成为卓越的管理者,对内心的修炼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情绪、认知、做法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水平,甚至是成败。在追求和学习了多年管理思想及知识体系之后,我开始回过头来寻找一些人生的智慧,才发现很多踩过的“坑”,很多导致自己数夜难寐的问题,其实早有“解药”,所以我特别推荐好好读读《菜根谭》,在我看来,它是一本可以教会我们修身处世、把持良好内心状态的一本书,当学习这些智慧之语后,时刻反思和刻意修炼,将内心变得“百毒不侵”,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认为自己还未能完全把握《菜根谭》里的智慧,但特别推荐作为管理者的职场人士可以好好读读它,例如以下三句话,我认为会帮助我们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百毒不侵”。
管理者们其实是很容易受伤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对下属好的方式往往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好心没好报”的感受比比皆是,甚至对下属的某些表现“恨铁不成钢”,还自嘲“皇帝不急太监急”。
《菜根谭》告诉我们,当谈他人的问题时,不要过于严厉,要考虑对方能不能承受,因为每个人的承受度不一样,你可能觉得很正常,但对方已经受不了,那又如何去改变呢?当对人教诲时,也不要要求太高,关键是要让他可以做到,否则只是自己说得很“爽”,结果却没有任何改变,又有何意义呢?
我自己过去也是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并且让心情变得急迫和糟糕,明明觉得是对问题的指出,是好意,却在别人眼里成为了“狂风暴雨”般的指责;对人提出的殷切期望,却成为了对方的压力。这样的情况下,一方觉得自己在努力为对方好,另一方却觉得难受,想躲避,尤其是我们面对重视的人时,容易出现。
当你“猛烈”输出自己的看法观点之时,也必然带着强烈的期待,却往往事与愿违,进而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对方反应的影响。所以,这句话是在谈如何教导他人,实际上在我看来也是保护自我内心的重要方法。
很多时候,管理者由于位置坐得越来越高,耳朵听到的话就更多带有“钦佩”、“尊敬”、“顺从”的色彩,对于那些听起来不那么一致的话则显得很刺耳。毕竟从人性来讲,肯定是听到贴合自己心意的话令人愉悦,即使知道这里面有“迎合”或“恭维”的成分。
但无论什么人,都难免会遇到反对的话、遇到不如意之事,那么,在习惯了“顺”的环境后,就会感到不舒服,哪怕知道反对的是正确的,也会因为听不得这样的话而固执。当然也有一些反对并非善意,但卓越的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如何面对“不同”、“抵触”、“不顺”……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都要能理性地判断并作出正确决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记得多年前,我在某房地产集团空降担任副总裁时,就遇到了另外一位副总裁的百般刁难,甚至抓住我还不够了解行业的问题在言语上居高临下地“指点”,当时的我很痛苦,觉得要做点事怎么那么难,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有那么多的恶意,导致我的状态非常不好,做事畏手畏脚。
直到有一天在回家路上机缘巧合产生了顿悟:如果有人说我好的时候,就是一个冷静的机会,问问自己是否真的这么好;如果有人说我不好,甚至攻击我的时候,我就应该把他当老师,向他虚心请教。
当时脑袋里出现这样的顿悟后,我是开心地回家的,因为在这样的思考下,我敢于面对任何人,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事实证明改变自己是最好的方式,用真心求教的方式去面对那些反对和抵触你的人,后来那位副总裁跟我相处很好。
《菜根谭》里的这句话让我知道自己做对了,因为只有在面对“逆耳之言”,着手“拂心之事”之时,才能让自己修行,能不断的挑战和提升。如果什么都顺心如意,就像把自己埋在了“鸩毒”之中。
道理很简单,并非读过之后就能立刻改变,关键是能在身处其境的时候,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并用这些文字来约束自己,才是修行提升。
管理者要敢于听逆耳之言,敢于接受和自己设想不一致的事,才会塑造出宽广的心胸,也会得到更多可能性的建议,心中没有“逆言”和“拂心”之说,自然就变得强大起来。
在反思自己过去发生过的错误时,我意识到,选择和做法是受到我思想高度影响的,很多时候所谓的不如意,换个角度却总能看到积极的方面,因此察觉自己想法的产生,很重要。
无论多么优秀的管理者,都是人,自然会有人性的短板,很多时候会将自我靠前,尤其是绩效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迫于绩效的压力,管理者们的思考和做法越来越靠近“眼前”。这个时候,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团队成员,都被压力包围,人们在工作中很少遇到开心的事,反而能少遇到一些烦心事就觉得很幸运了。
虽然每天都在“正常”进行着,但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会逐渐失去活力,尤其是管理者失去活力的情况下,团队成员的情况可想而知。
在接触了无数的管理者之后,我发现那些卓越团队的管理者总是活力满满,他们的内心非常坚定和强大,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波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能“立身高一步”,同样的团队,一个想的是尽快完成指标要求,一个想的是要成为业界优秀团队或提升成员的职场价值,两者的差距可想而知。当没有更好的目标和立场时,忙来忙去都只是“尘里振衣”,没有质的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做人更高立意的要求,自然就容易“一步不退”。其实很多烦恼都是自己带来的,例如那些在下属面前要表现得“完美”的管理者,他们的烦恼就会增加许多。
有时候,做事“退一步”意味着更多选择,意味着更好地推进,这并非服软,而是现在更高立场思考后,你就会发现,很多争执不必要,很多路径也并非最优。
例如部门间争执,从原本想解决问题,演变为部门间矛盾,这类偏差就是因为双方只看到了自己的立场。
卓越的管理者,往往做出的行为并不是传统管理者眼中的“权威”型表现,后者会用“命令”来解决,而前者却要做不少的事情而尽量少用“命令”,但团队的表现千差万别。
当我们每天都在忙碌时,往往会忽略运用智慧,而让本我的因素占据上风,在职场中都以本我的方式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时,不仅容易产生冲突,更时容易受到他人反应的刺激而难以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影响情绪的稳定性,尤其是对管理者,这样的影响是“致命”的,它将阻止你产生睿智的思考和正确的行动。
停下来,自己读书领悟人生的智慧,也从他人的分享中汲取营养,在每天的行为中去不断反思和修正,就可以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内心的管理者,才能带领团队去成事。